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忻州创奇高中于3月20日下午在综合会议室举办第七讲思政论坛。旨在凝聚教育共识,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次论坛活动聚焦新时代教育使命,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经验分享,探索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创新路径,彰显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担当。论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调教育工作者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全过程。
王志明常务副校长、范锋亮副校长、樊鑫副校长、中层管理干部、全体班主任以及德育工作人员参加论坛,范锋亮副校长主持论坛,赵威斌老师主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论坛。
在听取了赵威斌老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思政课后,范锋亮副校长作点评。这堂课上的很成功,紧扣主题,准备充分,功底扎实,与时俱进,从内涵解读、建设路径、实践行动到教师使命,层层递进,内容丰富且逻辑清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同仁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发与行动指南,具有较强的思想深度与专业性。
范校长围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扩大高中学位供给”“推动本科优质扩容”讲话。
范校长讲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3月6日的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对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确要求。其中重要一点,是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范校长指出,创奇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扎实成效离不开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智慧与汗水,他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办好思政课,是陈俊杰校长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一件大事要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深化改革创新,在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发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出实招、走在前,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立德树人答卷。
范校长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体同仁要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以扎实行动践行“教学就是学术”,争做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大先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合力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赵威斌老师以PPT方式呈现,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精心设计、别具匠心,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讲到这些论述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四是要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五是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办好思政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赵威斌老师聚焦两会,就《2025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分章节与同仁作了分析交流。他讲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标注了经纬度:向东是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向西是教育公平的千沟万壑,向南是立德树人的精神灯塔,向北是自我革新的破冰征程。作为青年教师,要以“微尘”的姿态融入这壮阔征程。面对报告中“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在科研探索中勇攀高峰,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为培养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思政先行。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创奇高中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不断完善校领导抓思政课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领导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深度参与集体备课、讲课、听课等各环节。
通过此次论坛,定能固思政建设之思想长城,定能增高质量发展之蓬勃力量,定能丰思政教师之精神源泉。创奇思政人将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创奇力量。
创奇思政人,一直在行动,永远在路上......
![]() |
![]() |
![]() |
![]() |
![]() |